章外:文字说明及配图(1)

日期:2019-03-07点击:168179  字号: 手机:

扫描微阅读

云想衣裳花想容

滇中楚雄,战国时期(公元前279年)楚王派庄蹋入滇,征战楚雄。从此,楚雄这块神奇的土地就演绎着中原文化(汉族文化)与彝族文化交融发展、交相辉映的精彩篇章。形成了彝族文化包容性、多样性、开放性的特质。

楚雄彝族文化的特质在服饰、民间信仰、建筑、语言、风俗礼仪、歌舞等各方面都有体现。楚雄州文体局、楚雄州文化馆、楚雄州博物馆、楚雄州文联联合推出的《中国·楚雄彝族服饰解读》,就是力求从楚雄彝族服饰展示、体现楚雄彝族文化的特质、魅力。

楚雄彝族服饰可谓楚雄彝族文化的缩影和百科全书,是楚雄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楚雄观看一场彝族歌舞表演,舞台上的服饰是一道亮丽的风景,让人眼花镣乱、印象深刻。在观看表演的时候,第一个节目演员的服饰是黑红黄、大披肩百褶裙,第二个节目演员的服饰是红白绿、鸡冠帽小衣裤,第三个节目演员的服饰是大红大紫大时尚。后一个节目服饰从色彩、款式、风格、绣法与前一个节目可以完全颠覆。我们在田野调查中,发现一些偏远山区的彝家山寨,一个村庄的服饰都会有各种款式、风格、绣法,村前村后都会不一样,很少见到两件完全相同的彝族服饰。据不完全统计,楚雄彝族服饰有百余种款式。你很难想象白云深处的山乡,竟然有那么多色彩绚丽、丰富多样、富有创意、精致时尚或传统古典的彝族服饰。

楚雄彝族服饰还有一大特点,即传统古典和现代时尚同时具备。一方面,一些流传了几千年的彝族传统古典服饰、剌绣较完整的保存了下来;另一方面,与时代同步、与汉族服饰交融的彝族服饰也广为流传。传统与时尚同时在这个地方奇特的呈现给人们,堪称奇观。

我们到四川省凉山州、贵州省毕节市以及云南省的红河州、昭通市、大理州等全国主要彝区进行调查了解,发现这么一个现象,楚雄的彝族服饰,几乎嚢括了全国彝区服饰的特点、风格、款式。如四川凉山的彝族服饰款式风格楚雄基本都有,毕节、红河、昭通、大理、丽江的彝族服饰款式风格很多楚雄也有。也就是说,全国主要彝区有的彝族服饰楚雄基本都有,但楚雄有的,其他彝区大多没有。

这就是神奇楚雄彝族文化背后的楚雄彝族服饰,让我们惊叹、震撼、崇敬。

编委会2017年1月

第一章:岁月留痕——传统服饰

彝族服饰,代代相承,代代创新。火草、麻、动物皮毛、植物纤维等材质制作的简易服饰,是原始社会时期服饰的遗留;流行于元谋小凉山彝族男子的“英雄髻”“披毡”,在东晋时期的古墓壁画中有迹可寻;元明史书文献中记载的贯头衣、羊皮褂、麻布衣、百褶裙等服饰,在中、东部方言区的彝区仍然沿用;现楚雄彝族穿用的服饰款式多是清代至民国时彝族与满族、汉族和其他民族相融合而形成的样式,这些古老的服装,是彝族人民无字的史书,无声地记述着那些悠悠漫长的历史岁月。

披毡

早在汉晋时期就已盛行,是远古氐羌游牧民族的服饰,他们“逐水草而居,以游牧为业”,在长期的迁徙生活中,发明了方便易行、穿脱便捷的披毡。《隋书·党项传》说:“党项羌者……服裘褐披毡以为上饰。”《广志》也说:羌人“女披大华毡以为盛饰”。传统的披毡均是用羊毛经过湿润、加热等工艺处理,再反复辗压均匀而成。遮风避雨,非常实用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随着经济的发展,披毡的质地和形制更加丰富。这些古老的服饰之所以在彝区流行数千年不变,除了这类服饰的原料易得和适于当地的生产、生活外,彝族人民对这类祖制的服饰具有深厚的感情,是彝族人民相互认同的外在标识。

蓑衣

人类在利用棉麻纤维之前,在漫长的岁月中使用的是兽皮衣、树皮衣、草衣。彝族创世史诗《梅葛》在人类起源章中说:当时的“人有一丈二尺长,没有衣裳,没有裤子,拿树叶做衣裳,拿树叶做裤子,这才有了衣裳,这才有了裤子”。《查姆》也生动地记录了彝族以树叶为衣的生动情景“独眼人这代人,猴人分不清;老林做房屋,岩洞常栖身;石头随身带,木棒手中拿;树叶做衣裳,乱草当被盖”。树皮衣、兽皮衣、草编衣,这些都是人类采集经济时期最为实用的服饰,一直贯穿于彝族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,唐时说乌蛮“无衣服,惟取木皮以蔽形”。《新唐书·南蛮传》记载:“乌蛮……土多牛马,无布帛。男子坐髻,女子披发,皆衣牛羊皮”。至今在楚雄的部分彝族山区,草编蓑衣、棕毛衣等原始服饰仍然受到彝族同胞的青睐。每到雨季到山上劳作或放牧时,便带上一件草编蓑衣或棕毛衣。蓑衣的编织工艺颇为讲究,先将草叶一片片撕开、揉顺,搓成细绳,再按一定的纵横规律内层编织成细密网状,外层为厚厚的一层茅草,厚薄均匀、轻重合适,这样穿起来既可使茅草柔软护身,又可以在雨天防止水渗透。棕毛衣一般厚2厘米、长90厘米左右,多做成坎肩状,做背负重物时垫背护衣之用,非常适于山区民族的生产生活。这些从大自然中采集原料,不费一针一线编织而成的服装,无疑是人类最为原始的服饰。

火草褂

彝族使用火草的历史源远流长,明《滇略》记载:“金齿木邦又有火草布,草叶三四寸,蹋地而生,叶背有棉,取其端而抽成丝,织以为布,宽七寸许。”火草布的纺织技术自古至今没有多少变化。彝族妇女利用农闲时间上山采撷火草叶,将火草叶背面的绒层剥离出来,搓之成线,线积攒到一定数量,便在传统的织布机上织成布匹。火草织布机组合简单,携带方便,在田间地头、房前屋后都可盘腿坐地纺织。织一件火草衣需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,因得之不易,姑娘们多送之于情人,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意。

百摺裙

棉质或羊毛质,多为黑白两色,上部呈筒状,下半部多褶。裙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,为彝族妇女最为常见之下装。元代李京《云南志略·诸夷风俗》载:罗罗“妇女披发,衣布衣……室女耳穿大环,裙不过膝”。明景泰《云南图经志书》载:楚雄彝族“男子髻束高顶,戴高深笠,状如小伞。披毡衫衣,穿袖开袴,腰系细皮,辨长索,或红或黑。妇人方领黑衣,长裙,下缘缕纹,披发跣足”。从这些史料可知,彝族妇女的裙因支系不同而有长短之分。

羊皮褂

羊皮褂是彝族男女最喜爱的服饰,其款式自古至今都没有多少变化,均用两张上好完整羊皮缝制而成,两羊皮自然对称成领和襟部,羊头皮后翻为领,腿皮交叉成袖笼口,尾巴任其下垂拖于臀部。尾巴必须保持完整,否则再好的羊皮卦也毫无价值可言。羊皮褂起于何时,已无从考证,应该与彝族先民的游牧生活经历有关。唐樊绰《云南志》说乌蛮所在地“土多牛马,无布帛,男女悉披羊皮”。《南诏野史》说:“黑倮倮......男挽发贯耳,披毡佩刀,妇人贵者衣套头衣……披黑羊皮。”清光绪《武定直隶州志》说武定彝族“不分男女,倶披羊皮”。如今,楚雄彝族仍以披羊皮褂为荣,不管是上山劳作,还是走亲串友,或节庆的打歌场面,都会留下羊皮掛的风姿。

麂皮服饰

盛行于楚雄各个彝族聚居地,为彝族男女最为喜爱的服饰。采用手工揉制,柔软耐磨。美观大方。

麻布服饰

彝族织麻布的历史源远流长,从楚雄各个新石器遗址出土的陶纺轮看,至少在3000多年前彝族先民便已掌握了纺麻技术。清《楚雄府志》载:“罗罗,缠头跣足,妇女辫发,用布裹头,俱披羊皮。嫁女以皮一片,绳一根为背负之具,或用笋壳为帽,衣领以海贝饰之,织麻布、麻线市卖之。”在自给自足的经济时代,织麻布是彝族妇女必须掌握的手工技巧。

土棉布服

流行于清至民国时期,为彝族妇女采用传统染织技术制作。衣为圆领,右衽,领□镶一道刺绣花边,上面绣有马缨花纹,裙上部为筒状,下部为百褶状,色彩素净,形制古朴。

土司夫人服

丝绸质,彝族贵族服饰。制作和使用于清末。衣襟裙边上绣有清代流行的蝴蝶、祥云、莲花、凤鸟、牡丹、蝙蝠等吉祥纹饰。服饰风格与内地贵族服饰相近,保留彝族传统服饰特点,是彝汉文化相交融的结果。

土司男服

丝绸质,彝族贵族服装。制作和使用于清末。圆领、对襟、镀金纽扣、宽袖,环肩、襟部镶一道花边为饰,袖口、襟下摆刺绣和镶滚凤鸟、牡丹、蝴蝶、寿字。与当时内地服饰并无二致,是彝汉文化交流的见证。

绣花兜肚

制作和使用于民国至20世纪80年代,盛行于南华县、牟定县及武定县彝区。长30?50厘米、宽20厘米左右,周围绣各种花卉图案。为男子穿用之物,用以装钱帀及日常生活用品。

 

本类最新